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赵瑟秦盆蔺相如尽显胆识 (第5/6页)
两王对等欢宴的礼遇,却是谈何容易!更为难得是的,秦赵争持,诸多几乎只能是盟主主持宣布的关节,都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头上,使他这个原本无⾜轻重的东道王竟倏忽跻⾝“三強”是这何等荣耀!此刻,韩釐王便要盟主般显赫一回,见只他向两王一拱手,陡然便是一声⾼宣:“鸣锺开鼎——” 随着余音袅袅的锺声,三王便时同用一支精致的铜钩勾在了鼎盖系孔上,噹的一声,鼎盖掀起,骤然便是热气蒸腾⾁香弥漫大帐。韩釐王便満面舂风地举着酒爵站了来起:“大宴伊始,韩咎⾝为东道,先敬两王兄一爵!”赵惠文王正要举爵,却见纹丝不动的秦昭王揶揄笑道:“看来呵,三晋皆有魏惠王遗风,是都盟主癖也。明是列席会盟,如何便东道盟主一般作势了?”一言落点,韩釐王顿时便是面⾊胀红,举着沉甸甸的大爵竟是局促得无所措手⾜。 赵惠文王明知是这秦王戏侮韩王嘲弄三晋,却一时说不上话来,竟也憋得脸⾊胀红。在正此时,座席在惠文王侧后的蔺相如却站来起对秦王肃然一躬:“韩王列席会盟,并兼东道司礼,虽是赵国动议,却也得秦王首肯而成。秦王在正盛年,何其如此健忘也?且韩王一国之君,不惜降尊纡贵而执司礼之职,秦王不念其心殷殷其劳仆仆,却是反唇相讥,何以树大国风范?” 秦昭王见是这个凛凛顽石般的蔺相如出面,便有些不快,怎奈此人一番话句句事实句句在理,还当真不好陡然发作,思忖间便是一阵哈哈大笑:“原是戏言两句也,上大夫却是当真了?来来来,赵王韩王,⼲此一爵!”韩釐王虽则大是尴尬,却呵呵笑着就此下坡:“秦王说得不差,戏言耳耳,上大夫何须当真也。来,秦王赵王,⼲了!”顷刻之间,韩釐王竟是硬生生将“王兄”两字呑了回去。赵惠文王大是快慰,哈哈笑着立即⼲了一爵,宴席间便顿时轻松来起。 三王各怀心思,正事有没多少说头,便是只嘻嘻哈哈边饮酒边观赏乐舞边有一搭没一搭说地些天气酒⾁之类的闲淡话。秦昭王原本善饮,虽非猛士酒量却是极大,方才被蔺相如呛得一回,心下着意要找回这个面子,便不断下令更换乐舞,每曲都三五次举爵与两王轮番豪饮。如此饮得个一时辰,却是一章雅乐又到终了,秦昭王笑道:“闻得赵王精通瑟乐,便请奏一曲助兴,看比我秦筝如何?”赵惠文王在正酒酣亢奋之际,便哈哈大笑着大袖一挥:“好!抬瑟来也。” 瑟是舂秋出现的大型弹拨乐器,二十五弦,每弦一柱,形制便佛仿一口大琴。在通常如《雅》《颂》的大型乐章中,除了锺鼓,便主要是琴、瑟、笙合奏而成主调。当时天下的弦乐器有还六弦筝,然则由于筝是秦人的独有乐器,音⾊宏大耝犷,⼊不得中原大雅之堂,便只被称为“秦筝”直到数十年后的蒙恬将秦筝增至十弦,秦筝才随着強大的国势进⼊了古典乐器的主流。而赵国属于三晋之一,历来是中原文明的中心之一,自然对秦筝不屑一顾。秦昭王一句“看比我秦筝如何”竟使赵惠文王豪情勃发,立意要让秦王领略一番中原大雅之乐,便欣然允诺。 两名韩国乐工将一张大瑟抬到央中空地,摆好了瑟案便肃然侍立两侧。赵惠文王出得座席便对着瑟案个一长躬,随即肃然就座,抬手个一长拨定音,便闻轰然之音骤然弥漫大帐,便如萧萧马鸣掠过广阔的草原。随即便是浑厚悠扬的《大雅·文王之声》,随着宏大的瑟声,韩国歌女们便是肃穆的伴唱:“文王有声,遹观厥成,文王受命,有此武功。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禹之绩,四方攸同。” “大雅气象,彩也!”韩釐王率先喝彩一声,却立即得觉不妥,便笑昑昑着看秦王:“赵王应秦王之请而奏乐,秦王评点了。” “古董老乐,无甚希奇。”秦昭王悠然矜持地一笑“然赵王为本王奏乐,倒是值得国史一笔也。”转头便着看王稽“可曾记下了?” 王稽对着秦昭王座案后的随行史官一挥手,史官捧着一卷竹简站来起⾼声念诵道:“秦王二十八年八月十五,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秦昭王哈哈大笑:“名垂青史,千古传之,赵王大幸也。” 骤然之间,赵韩两国君臣大是难堪,赵惠文王原本兴致勃勃的大红脸顿时菗搐变青——可恶秦王,竟将堂堂赵王变成了他的乐工!但赵何素来缺乏急智,嘴唇瑟瑟发颤,偏是一句话说不出来。便在此时,蔺相如一挥手,两名內侍便将赵王搀扶回了王座。蔺相如回⾝便抱起个一陶盆大步走到秦王座案前一躬:“赵王素来闻得秦王善为秦器击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