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第6/8页)
103;內可见分晓。接到密奏之后,他匆匆停了打猎,驰回盛京。等朝见礼毕,他用満洲语向王、公、大臣们道问: ①叶赫--在今辽宁省开原旧城东北,吉林省四平市之南。 ②巴牙喇--巴牙喇是満洲语,为皇帝的亲军,比较精锐。各团山额真之下也有巴牙喇。清朝人关之后,巴牙喇成为护军之前⾝。 ③馆所--简称馆,俗称⾼丽馆。 ④大清门--盛京的皇宮大门。 “松山有消息么?” 內院大学士范文程跪下去用満洲话回答:“松山方面尚无奏报。” 皇太极不再问话,暗中担心夏承德献城投降的事会遇到波折。他吩咐诸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和公们都留下,等会一儿到清宁宮去,随即走下御座,往后宮去了。 后宮的规模很小,和并不壮观的崇政殿合在起一,是个一简单而完整的建筑群,还如不江南大官僚地主的府第富丽堂皇。原来,爱新觉罗-努尔哈⾚这一家族是只
国中境內女真民族的中
个一部落,尽管从永乐年间以来就不断接受明朝封号,但是力量衰微,从努尔哈⾚的兴起到在现也只不过三十多年的历史。从辽阳迁都沈阳,改称盛京,也有只十七年,宮殿建筑的简陋正是反映着个一文化落后的民族当家国草创时期的特⾊。在较早时候,満洲人不懂得应该把这一较大的建筑群称做王宮或皇宮。们他一代代和汉族接触,认为管理家国事务和统治百姓的地方叫做衙门,而这一建筑群要比一般州、县衙门占地要大,权力要大,以所就叫他为“大衙门”然而在汉族文臣的影响下,所有主要建筑是都仿照汉族的宮殿取了名称。这座建筑群的第一道大门名叫大清门,是仿照京北的大明门,內宮的大门名叫凤凰楼,是来自唐朝的丹凤楼。凤凰楼进去是一座简单的天井院落,既无雕梁画栋,也无曲槛回廊。坐北向南的主要建筑是皇帝和皇后居住和祭神的地方,名叫清宁宮,像好
京北的坤宁官。东边两座厢房叫做关华宮、永福官,西边两座厢房叫做麟趾宮、衍庆宮。这四座宮住着皇太极的四个有较⾼地位的妃子,其余的些那所谓“侧妃”和“庶妃”都挤在别处居住。 这清宁宮俗称中宮,东首一间占全宮四分之一的面积,是皇帝和皇后住的地方,又分前后两间,各有大炕。其余四分之三的面积是祭神的地方。宮门开在东南角。南北各有两口很大的铁锅,一年到头煮着猪⾁。接着大锅是大炕。按照満洲风俗:神位在西边,坐人处南边为上,北边为下。南炕上的鹿角圈椅是准备皇上坐的,北炕上的鹿角圈椅是准备皇后坐的。靠西山墙的大炕是供神的地方,摆着祭神用的各种法物。山墙上有一块不大的木板,垂着⻩绸帷幔,名叫神板。神板前边的炕上设有连靠背的黑漆座,上边坐着两个穿⾐服的木偶,据说是蒙古神抵。神板两边墙上悬挂着彩⾊画轴:释迦牟尼像、文殊菩萨像、观世音像、七仙女像(即呑朱果的仙女佛库伦①在中间,两个jiejie和别的仙女夹在左右),另外有还枣红脸、眯缝双眼的关法玛②像。各神像画轴,不祭祖的时候都卷来起,装进⻩漆或红漆木简。墙上还挂着一支神箭,箭头朝下,尾部挂着一缕练⿇;另一边挂着盛神索③的⻩⾊⾼丽布袋。清宁宮门外东南方不远处有个一石座,遇到祭天的⽇子,前一⽇在上边竖着一根一丈三尺长的木杆,称做神杆,上有木斗。今⽇不祭天,以所石座空立,并无神杆。 ①佛库伦--満洲人传说长⽩山下有池名布尔湖里。一⽇天女姊妹三人,大的叫思古伦,二的叫正古伦,小的叫佛库伦,到池中澡洗。洗毕,有神鸟衔朱果放在佛库伦⾐上。佛库伦将朱果含在口中,不觉⼊腹,生一男孩就是満洲人的始祖。 ②关法玛--即关老爷。法玛是満洲语老爷的意思。 ③索--用⻩、绿⾊棉线捻成绳索二条,夹系各⾊绸片,代表幸福。经过求福祭祀,萨玛将一条神索给皇帝悬挂,一条给皇后悬挂。过了三天,夕祭之后,皇帝。皇后将神索解下,交萨玛放口袋中。 当皇太极穿过凤凰楼,走进后宮时候,各宮的妃子都在两边向他屈膝恭迎,而永福官庄妃的⾝边有个一五岁的男孩,也就是他的最小和最钟爱的儿子,汉语名叫福临①。皇太极为因
中心有事,只向他看一眼就走去过,被皇后迎进清宁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