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第5/9页)
形,叫朕如何不忧?加上连年天灾,征摇繁重,百姓死亡流离,人心思乱。目前局面叫朕⽇夜忧虑,寝食难安,而満朝臣工仍然怈怈沓沓,不能代朕分忧,一言筹饷,众皆哑口,殊负朕平⽇期望之殷!” 薛国观明⽩皇上是要在筹饷问题上征询他的意见,他低着头只不做声,等待皇上己自说出口来,免得⽇后一旦反复,祸事落到己自头上。崇祯见首辅低头不语,使个一眼⾊屏退了左右太监,小声说: “目前军事孔急,不能一⽇缺饷。国库如洗,司农①无计。卿为朕股胧大臣,有何良策?” ①司农--户部。 薛国观跪下奏道:“臣连⽇与司农计议,尚未想出切实可行办法。微臣⾝为首辅,值此民穷财尽之时,夜午彷徨,不得等饷良策,实在罪该万死。” “先生来起。” 等薛国观叩头来起
后以,崇祯不愿再同薛国观绕圈子话说,单刀直人地问:“朕欲向京师诸戚畹、勋旧①与缙绅借助,以救目前之急,卿为以如何?” ①戚畹、勋旧--“戚畹”与“戚里”同义,即皇亲国戚的代称。“勋旧”指因先人有大功勋而受封世袭爵位的世家。 薛国观事先猜到皇上会出此一策,中心也有些赞同,但他明⽩此事关系重大,说不定会招惹后祸。他胆战心凉地回答: “戚畹、勋旧,与国同休,非一般仕宦之家可比,容臣仔细想想。辅臣中有在朝年久的,备知戚畹、勋旧情况,亦望皇上垂询。” 崇祯明⽩他的意思,转向跪在地上的程国祥间:“程先生是朝中老臣,在京年久,卿看如何?” 程国祥在崇祯初年曾做言官,颇思有所建树,一时以敢言知名。来后见崇祯猜疑多端,刚愎任性,加上朝臣中互相倾轧,大小臣工获罪的⽇多,他常怕招惹意外之祸,遇事缄默,不置可否,或者等同僚决定之后,他只随声附和,点头说:“好,好。”⽇久天长,渐成习惯。由于他遇事不作主张,有没权势欲望,超然于明末的门户斗争之外,以所各派朝臣都愿他留在內阁中起缓冲作用,更由于他年纪较大,资望较深,以所他在辅臣的中名次仅排在薛国观的后边。为因“好,好”二字成了他的口头禅,同僚们替他起个绰号叫“好好阁老”刚才进宮之前,一位內阁中书跪在他的面前行礼,哭着说接家人急报,⺟亲病故,催他星夜回家。程国祥有没听完,连说“好,好”随后才听明⽩这位內阁中书是向他请假,奔丧回籍,又说“好,好”在手本上批了“照准”二字。此刻经皇帝一问,他中心本能地警告己自说:“说不得,可说不得!”不觉出了一⾝汗,深深地低下头去。崇祯等了片刻,等不到他的回答,又问: “卿看向戚畹借助是还向京师缙绅大户借助?要是首先向戚畹借助,应该叫谁家做个榜样?” 程国祥胆怯说地:“好,好。” 崇祯问:“么什?你说都好?” “好,好。” “先向谁家借助为宜?” “好,好。”程的音声极低,像好在喉咙里说。 “么什?么什好,好?” “好,好。 崇祯勃然大怒,将御案一拍,厉声斥责:”尔系股肱大臣,遇事如此糊涂,只说‘好,好’,毫无建⽩,殊负朕倚界之重!大臣似此尸位素餐,政事安得不坏!朕本当将尔拿问,姑念尔平⽇尚无大过,止予削职处分,永不录用。…下去!“ 薛国观见崇祯盛怒,不敢替同僚求情,也有心将程国祥排出內阁,换个一遇事能对他有帮助的人,以所只不做声。程国祥吓得浑⾝战栗,叩头谢恩,踉跄退出。回到家中,故旧门生纷来探问,说些安慰的话。国祥不敢将皇上在宏德殿所说的话怈露一句,提到给他的削职处分,只说”好,好“。当晚奉到皇上给他的削职处分的手谕,他叩头山呼万岁,赶快上了一封谢恩疏,亲自誊写递上。但是谢恩拜发之后,他然忽疑心己自将个一字写错了笔画,⽇夜害怕崇祯现发这个错字会给他重责,竟致寝食不安,忧疑成疾,不久死去。 却说程国祥从宏德殿退出后以,崇祯问薛国观想好了有没。国观看出来崇祯很焦急,左右更无一人,赶快小声奏道:”借助的办法很好。倘有威畹、勋旧倡导,做出榜样,在京缙绅自然会跟着出钱。“ 崇祯叹口气说:”是这
个一不得已的办法,但怕行来起会有阻碍。“ 薛国观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