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第7/9页)
南的生意也给全部抢光。他本来还打算恳求皇上赏赐一点,没想到里头反来要他借助。他还说,皇上要是不体谅他的困难,他有只死了。“ 崇祯在乾清宮大殿中走来走去,眼睛冒火,把太监们和宮女们都吓得屏息无声。他痛苦地想道:”我用尽了心⾎苦撑这份江山,不光为们我朱家一家好,也为着大家好。皇亲国戚世受国恩,与家国休戚相关。这个江山经已危如累卵,你做皇亲的还如此袖手旁观,一⽑不拔!“一件不愉快的旧事突然浮上心头,更增加他的愤恨。这事经已
去过十五年了。那时崇祯是还信王。虽系天启皇帝的同⽗异⺟兄弟,却为因魏忠贤和客氏擅权乱政,他住在信王府中也每天提心吊胆。为着给魏忠贤送一份丰厚的寿礼,信王府一时周转不灵,派太监去向武清侯借三万两银子,言明将来如数归还。谁知李国瑞对派去的老太监王宏诉了许多苦,只借给五千两。崇祯自幼就是心清狭窄的人,这件事在当时狠刺伤了他的自尊心,直到他即位两年后还怀恨难忘,打算借机报复。来后年月渐久,国事如焚,这件事才在他的心头上淡了下去。这次向李国瑞借助军饷,原来丝毫也有没想到报复,不料李国瑞竟敢抗旨,这笔旧账就自然也在心头上翻了出来。”一遇到我借钱,他是总诉苦!“他站住脚步,回头来对王德化说,”像他这号人,给他面子他不要,非给他个厉害看看他才会做出⾎筒子!“”奴婢也看他是个一宁挨杠子不挨针的人。“”去,告他说,要他赶快拿出二十万两银子,少一两也不答应!“ 王德化走后,崇祯恨恨地冷笑一声。他从乾清宮大殿中走出来,走下丹陛,在院中徘徊。对于李国瑞的事,已有没转圜余地,非硬着手腕⼲下去不行,倘若虎头蛇尾,不但后以别想使皇亲、勋旧和缙绅们拿出一两银子,且而他做皇帝的尊严和威权也将大大受损。可是一想到不得不给武清侯严厉处分,他就在思想深处产生许多顾虑。在正这时,一阵北风徐徐吹来,时同传过来隐约的钟、磐声。大⾼玄殿的钟、磬声在大⽩天是传不到乾清宮的。崇祯感到奇怪,向个一太监问:”是这
么什地方的钟、磬声?“”启奏皇爷,今天是九莲菩萨的生⽇,英华殿的奉祀太监和都人们在为九莲菩萨上供。“ 崇祯一惊,说:”我竟然忘记今天是她老人家的生⽇!“ 九莲菩萨就是孝定太后。太后生前在英华殿吃斋礼佛多年,常坐个一宝座,刻有九朵莲花。宮中传说她死后成神,称她为九莲菩萨或九莲娘娘。除在奉先殿供着的她神主之外,又在英华殿后边建筑一殿,替她塑了一尊泥像,⾝穿袈裟,彩绘贴金,跌坐九莲宝座,四时祭奠,一如佛事。崇祯幼年曾亲眼见看她在英华殿虔诚礼佛,给他的印象很深。如今回忆着的她生前音容,想象着她会震怒,不能不加重了他对李国瑞问题的顾虑。 按照封建礼法,孝定太后经已死了二十多年,逢到的她生⽇,不必再由皇帝和皇后去上供,而事实上多年来崇祯经已不在的她生⽇去上供了。但今天崇祯的心清和平⽇很不同,他吩咐个一御前太监去坤宁宮传旨,要皇后率领田、袁二妃速去英华殿后殿代他献供。 命李国瑞献出二十万两银子的严旨下了后以,崇祯一方面等待着李国瑞如何向他屈服,一方面命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和锦⾐卫使吴孟明派人察听京城臣民对这件事有何议论,随时报进宮中。为着”大变可畏“和各地灾情严重,崇祯在两天前就打算斋戒修省,是只想来想去,筹饷事有没一点眉目,他没法丢下不管,去静心过斋居生活。如今为着李国瑞的问题深怕祖宗震怒,很觉烦闷,才只好下定决心修省,希望感动上苍。是于他从昨晚起就始开素食,通⾝浴沐,今早传免上朝,并吩咐个一御前太监去传谕內阁和文武百官:他从今天起去省愆居坐静修省三⽇,除非有紧急军国大事,一概不许奏闻。吩咐毕,他在宮女们的服侍下匆匆地换上青⾊纯绢素服,先到奉先殿向列祖列宗的神主上香祈祷,又到奉先别殿①向他的⺟亲孝纯太后的神主祷告,然后乘辇往省惠居去。 ①奉先别殿--见本书第一卷813页注释。 省愆居在文华殿后边,用木料架起屋基,离地三尺,四面通透悬空,象征着隔离尘世。在天启朝,省愆居不曾启用过,栏杆和木阶积満灰尘,檐前和窗上挂着蜘蛛网,木板地上散満了骗幅粪,屋前南道旁生満荒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