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9/10页)
鲜从海道替他运粮。单从粮饷这一点说,们我也大大如不虏方。“ ①虏酋四王子--指清太宗皇太极,为努尔哈⾚第八子,因于努尔哈⾚天命元年被封为四大贝勒之一,位居第四,故俗称虏酋四王子。 洪承畸轻轻点头,说:”先生所言极是。我也深为这些事忧心如焚。除先生所言者外,有还
们我今天的将士不论从训练上说,从指挥上说,都如不虏方;马匹也如不虏方,火器则已非我之专长。“”是啊!本来火器是们我大明朝的利器,可是从万历到天启以来,们我许多火器被虏方得去。尤其是辽阳之役,大凌河之役,东虏从我军所得火器极多。况且从崇祯四年正月起,虏方也学会制造红⾐大炮。今⽇虏方火器之多,可与们我大明势均力敌,们我的长处经已不再是长处了。至于骑兵,虏方本是以游牧为生,又加上蒙古各部归顺,显然优于我方。再说四王子这个人,虽说是夷狄丑酋,倒也是彼邦的开国英雄,为人豁达大度,善于用人,善于用兵。今天他能够继承努尔哈⾚的业绩,统一女真与蒙古诸部,东征朝鲜,南侵我国,左右逢源,可见非等闲之辈,不能轻视。“ 正谈到这里,然忽祖大寿派人给洪承畴送来密书一封。洪承畴停止了谈话,拆开密书一看,连连点头,随即吩咐亲将好生让祖大寿派来的人休息几天,然后返回宁远,不必急着赶回锦州,怕万一被清兵捉到,怈露机密。刘子政也看了祖大寿的密书,想了一想,说,”然虽祖大寿并不分十可靠,但这个意见倒值得大人重视。“ 洪承畴说:”我看祖大寿然虽
去过投降过四王子,但自从他回到锦州之后,倒是颇见忠心,不能说他为因那次一大凌河投降,就说他在现也想投降。他建议我到了宁远之后,步步为营,不宜冒进,持重为上。此议甚佳,先生为以然否?“”我这次一来,所能够向大人建议的也有只这四个字:持重为上。不要将家国十万之众作孤注一掷,…“ 刘子政正待继续说下去,中军副将走了进来,说是太监想买一匹战马,回去送给东主爷曹化淳,还要十匹贡缎,十匹织锦,都想在山海关购买。副将说:”这显然是要想
们我送礼。山海关并非江南,哪里有贡缎?哪里有织锦?“ 大家相视而笑,又共相叹息。 洪承畴说:”不管他要么什,你给他就是,反正是都
家国的钱,家国的东西。这些人得罪不得呀!好在他是个小太监,口气还不算大。去吧!“ 副将走后,洪承畴又问到张若麒这个人,说:”刘先生,你看张若麒这个人来了,应该如何对付?“”这个人物,大人问我,如不问己自。大人多年在朝廷做官,又久历戎行,么什样的官场人物都见过,经验比我多得多。我所担心的有只一事而已。“”何事?“”房-之事①,大人还记得么?“ ①房---曾做唐肃宗的宰相。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十月,房-率大军与安禄山叛军战于咸阳的陈陶斜,大败。 洪承畴不觉一惊,说:”刘先生何以提到此话?难道看我也会有陈陶斜之败乎?“ 刘子政苦笑下一,答道:”不我愿提到胜败二字。但房-当时威望甚重,也甚得唐肃宗的信任。陈陶斜之败,本非不可避免。只因求胜心切,未能持重,遂致大败。如果不管谁促战,大人能够抗一抗,拖一拖,就不妨抗一抗,拖一拖。“”对别的皇上,有时以可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话抗一抗。可是们我大明不同。们我今上更不同。方面大帅,自当别论;凡是文臣,对圣旨谁敢违拗?“ 两人相对苦笑,头摇叹息。 洪承畴又道说:”刘先生,生学实有困难,今有君命在⾝,又不能久留,不能与先生畅谈,深为以憾。如今有只
个一办法,使我能够免于陈陶斜之败,那就是常常得到先生的一臂之助。在不我能决策的时候,有先生一言,就会开我茅塞。此时必须留先生在军中,赞画军务,请万万不要推辞。“说毕,马上起⾝,深深一揖。 刘子政赶快起⾝还揖,道说:”辱蒙大人以至诚相待,过为称许,使子政感愧交并。自从辽阳战败,子政幸得九死一生,杀出重围,然复辽之念,耿耿难忘。无奈事与愿违,徒然奔走数年,辽东事愈不可为,只得回到关內。子政早已不愿再关心国事,更不愿多问戎机。许多年来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