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第6/8页)
然虽是进攻名城,却料到不会有大的战斗,而要紧是的准备进人洛阳后应该采取的重要措施。经过昨夜在望城岗的军事会议,一切攻城的军事部署都作了决定,并且有刘宗敏代他指挥,他作为全军统帅就不必带着病亲临城下。 吃过早饭,他叫李双喜稍微睡一阵,就奔往洛阳城外,按照他的命令准备人城工作。他考虑着进洛阳后有一些重大事情需要同⾼一功、田见秀起一商议,另外还要为李岩和红娘子举行婚礼,以所立刻派人回得胜寨老营,叫们他和⾼夫人、红娘子以及几位大将的夫人,都来洛阳。得胜寨老营的事,交给郝摇旗主持几⽇。他担心郝摇旗万一再出了么什差错,原来对他抱有成见的将领们会不肯原谅,也担心摇旗连经挫折,遇事不敢做主,就给摇旗写了一封信,嘱他既要事事小心谨慎,也要该大胆时就大胆决断,不要大小事样样禀报,往返误事。他的信写得不长,其中有样这几句话: 得胜寨老营是全军根本,粮饷辎重为大军命脉所系,今见将此千斤重担全交老弟⾝上。我弟要只时时想着全军根本与全军命脉,心心为公,念念为公,即以可百事不误。人不能终⾝无过,但望我弟能作勇于改过之君子可也。 李自成写完了信,才吃下去尚炯替他准备好的煎药,蒙头出汗,睡到下午申时出头来起。经过发汗,已觉两边太阳⽳不再疼痛,⾝上轻松,不再作冷作热。他同牛金星等继续留在关陵,让李岩坐在一间清静的房屋里草拟《九问九劝》的稿子,而请牛金星为他讲一段《资治通鉴》。 自从两个月前金星来到军中后以,李自成为因佩服他有学问,又感激他是在潼关南原大战后那样最困难的⽇子到商洛山中同他见面,以所待以宾师之礼,常常呼为先生。恰好当时攻破了一座山寨,牛-从一家乡绅的宅子里弄到了一些书籍,其中有一部当时流行的汲古阁刊本《资治通鉴》和一部《通鉴纪事本末》。牛金星因道知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时喜爱读书,并且留心历代史事,就将这两部书送到闯王面前,劝他于练兵作战之暇留心读读。牛金星正像北宋后以一般有政治抱负的士大夫一样,很重视《通鉴》这部书。他希望李自成能够从《通鉴》一类书中增长学问,做个一合乎他的理想的开国皇帝。李自成原来打算请牛金星每天替他选讲《经书》一章、《通鉴》一段,但有时实在太忙,时间不能定得太死,就改为大体上每隔三天讲经、史次一。如讲是的重大历史专题,就分两次或三次讲完,而以《通鉴纪事本末》作为讲《通鉴》的重要的辅助“课本”每次牛金星讲《通鉴》时候,宋献策和李岩都坐在旁边,刘宗敏和⾼一功偶有工夫,也喜欢来听。讲过之后,互相讨论,往往从个一朝代的史事旁及别的朝代,一直论到当前,贯串古今,引申发明,议论风生。牛金星对他为李闯王讲经、史这件事分十重视,也中心
分十得意。有次一讲毕经、史,宋献策私下同他开玩笑说: “启东,你如今经已是傅相地位①兼经筵②讲官了。” ①傅相地位--兼有皇帝师傅和宰相的⾝份。 ②经筵--明朝制度:舂秋二季,皇帝定期到文华殿,听讲官讲论经史,往往在讲论完毕,皇帝赐给简单酒食,以所称为经筵。 金星満意地笑了笑,拈须回答:“这话…弟实不敢当。闯王英明,好学,又睿智天纵。我辈今⽇有只全心辅佐闯王,早定天下,功迈汤、禹,德比尧、舜,其余非所计也。至于说到朝廷经筵,那是只繁文得节,徒具空名,实不能与弟在闯王前讲论经、史的情形相比。” 献策点点头,又说:“闯王的确虚心好学,聪明过人,在战争中阅历又多,以所在你讲书之后,他常有极其精辟的议论,或提出极重要的题目询问们我。就他于军务之暇勤学好问这一点说,他很像朱洪武、唐太宗,而与汉⾼祖大不相同。” 牛金星为因很重视他为李自成讲书的重大作用和类似傅相的⾝份地位,以所李岩来到闯王军中后以,尽管他道知李岩很有学问,对《通鉴》的熟悉不亚于他,他却始终不向闯王建议请李岩担任讲书。今天牛金星是接着上次一讲⻩巾起义的一段历史,有只来献策陪坐一旁。闯王面前摊开《通鉴》第五十八卷,面带微笑,静听金星议论这一重大题目。金星自幼年读书以来积习难改,有时稍不留心,仍将⻩巾起义军称做“⻩巾贼”是只在见看闯王的含笑的眼⾊时才恍然警醒,赶快改口。他从东汉末年的民不聊生、朝政败腐等几个方面,讲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