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第7/12页)
238;是不看,而是听,听了后好回去向街坊邻居和家人转述大意。有个一叫做李三景的老头,人们都叫他李三爷。他原是个一小地主,田地大半被王府占去,生活困难,但又不会⼲别的营生,每天大半时间坐茶馆,度过了许多年。他识字很少,每当府、县衙门张贴新告示时,他就赶快挤进人堆,装做看告示的模样,实际是听别人念告示,记在中心,然后到茶馆中大谈来起。街坊的年轻人多道知他不大识字,见看他刚挤进人堆中,有时抬头,有时低头,装做眼睛随着告示上一行行的文字上下移动,便故意问他:“李三爷,这告示上写的啥呀?”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厉害!厉害!”李三景并未说错,为因官府的文告十之八九是不催粮,要捐,便是宣布戒严和各种噤令,或出斩犯人。在洛阳內城就流行一句歇后语,河南人叫做“嵌子”道说:“李三爷看告示--厉害!”在现李三景的帽子上贴着“顺”字,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挤进人堆,目注文告,侧耳细听。个一陌生人从背后道问:“先生,李闯王的告示上说的啥事儿?”李三景随口回答:“厉害!厉害!”过了片刻,他经已将《九问九劝》的全文听了两遍,些那揭露王府占田的问话特别合他心意。又有个一陌生人从背后问他时,他脫口回答:“痛快!痛快!”但是他立刻明⽩己自失言,害怕闯王的人马离开洛阳后他会因这一句回答惹出祸事,赶快改口说:“说不得,说不得!”怀着奋兴的心情,从人堆中挤了出去。 李闯王起一人步行往福王宮去,亲兵们牵着战马走在后边。当们他走到王宮前边时,见看宮墙上也贴着《九问九劝》,挤着看的人更多,有些人挤不进去,只好站在人堆背后,踮着脚尖,伸着脖子,从人们的头上或头和头的空隙间往前看。有些听的人们不住点头,有还的忍不住小声说:“好!好!说的痛快!”百姓们见看闯王等走近时,都转⾝迎着们他肃立无声,目送着们他
去过。这种情形,在洛阳城中也是破天荒的。往⽇,倘若是王爷出宮,事先要清道静街,不准闲人窥看;街上的人们如果回避不及,都得在街旁俯伏跪地,不许抬头。如果是巡抚来到洛阳,街上也得静街,跪迎,在巡抚的八抬大轿前走着卫队、仪仗,还抬着香炉,里边烧着檀香,并有人鸣锣喝道。即令是小小的洛阳知县上街,也要坐四人轿,有一群衙役前呼后拥,有一人⾼擎着青布伞(作为仪仗用的)走在轿前,而跑在最前边的两个衙役擎着虎头牌,个一牌上写着“回避”个一牌上写着“肃静”在虎头牌前边有还
个一衙役一边跑一边打锣,一边吆喝,使街上走动的百姓赶快往街边回避。如今百姓们却见看李闯王是另个一样儿:⾐饰俭朴,随便步行,既无如狼似虎的兵丁前呼后拥,也不鸣锣喝道,驱散街上百姓,有时还面带微笑地望望百姓,分明是叫大家不要害怕。等闯王起一人走进福王宮后,有个一听人念《九问九劝》的⽩须老人噤不住叹息说: “我活了七十多岁,头次一
见看有样这的平民王!” 福王宮是将原来的伊王宮扩充改建而成,差不多将一座洛阳城占去了三分之一。李自成在宮中只走了一半地方,见看到处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向牛金星等叹口气说: “们你看,这宮城中不知有多少亭台楼阁,单是一座房子盖成,加上里边陈设,花的钱就需要千家百中人之产。建成全部福王府,该花去多少银钱?该浪费多少民力?该使多少人倾家破产?多少工匠民夫被磨折死去?妈的,们他朱家在国全有几十处王府,单只这一项,就会使人心离散,民怨沸腾!” 李自成出了金碧辉煌的福王府,上马往周公庙了。事后,百姓们得知李闯王不肯留在王府,将行辕扎在周公庙,感到意外,也更增加了对闯王的敬佩。 李自成带着刘宗敏、袁宗第和牛、宋二人到了周公庙,立即商议明⽇杀福王的事,决定明⽇由闯王亲自在福王宮迎恩殿审问,然后推出洛阳西门斩首,派李过监斩,并决定今晚就由牛金星准备好处决福王的告示,以便明⽇上午在洛阳城內外到处张贴。商议完这事后以,闯王向宗敏问: “吕维祺捉到后你问过有没?” 宗敏说:“我今天忙得连放庇的工夫都有没,还有没审问这个老狗。” 闯王又问:“张鼐捉到他后以,他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